棗樹苗:梨棗、雪棗、晉棗、沾化冬棗、灰棗、大紅棗、陜抗1號、七月鮮、蜂蜜罐、雞蛋棗、駿棗、金脆蜜、金絲小棗、龍棗等。
棗樹苗、大棗苗、紅棗苗、棗樹、棗樹苗木、棗樹樹苗、棗樹苗子,棗樹苗接穗、枝條、接芽、種條,主要銷往:陜西、青海、河北、遼寧、西藏、吉林、甘肅、寧夏、河南、內蒙、山西、山東、新疆、重慶、四川等地。實生嫁接砧木選用野生山棗,酸棗仁做棗樹苗種子。
七月鮮棗-棗樹苗,我校專家選育的七月鮮棗品種通過國家品種審定日前,由我校園藝學院棗樹專家王長柱研究員選育的干鮮兼用棗樹品種通過國家林業局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七月鮮棗歷經18年選育而成,2003年通過陜西省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累計推廣面積達5萬多畝。該品種極早熟,果個大,肉質細,品質優良,易結果,好管理,采前落果輕,豐產穩產性強,抗病性、抗寒性強;耐瘠薄,在戈壁灘、沙漠栽培,連年豐產穩產。在陜西關中地區8月中旬成熟,在新疆阿克蘇棗區9月上中旬成熟。適宜在陜西、新疆、甘肅、內蒙、遼寧、青海等地栽培,是設施栽培的主要品種。現已成為新疆北疆鮮食棗的主栽品種,南疆制干棗的首推品種。在內地和新疆北疆主要作為鮮食棗品種種植,在新疆南疆可作為干鮮兼用品種發展。
該品種是1996年在陜西省合陽縣孟莊鄉孟家村進行棗資源調查時,從當地農家品種中發現的優良單株。1997年開始從該單株上采取接穗,進行嫁接繁殖苗木并在陜西的高陵、長安、大荔縣建立區試點,對照品種為臨猗梨棗、贊皇大棗、駿棗和大雪棗。2003年元月通過陜西省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品種審定,定名為“七月鮮”。 2003年以后,開始在新疆的昌吉、石河子、伊犁、哈密、巴州、阿克蘇、喀什、和田等地引種試栽,綜合經濟性狀優于新疆棗產區目前栽培的駿棗、壺瓶棗和金昌一號,2013年12月,通過國家林業局棗樹苗品種審定。
果實長圓形,果個大,果面平整,果肩棱起,鮮棗平均果重29.8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6.8%,果個均勻,果皮薄,深紅色,味甜,肉質細,核小,可食率97.2%,鮮食品質佳。在新疆南疆可制干,制干率在49.5%,干棗平均果重18.5g,肉質細膩,味甜,含總糖69%,總酸0.875%。總糖含量比駿棗高4%,比木棗高26.9%,總酸含量比駿棗、壺瓶棗、駿優1號低0.2%,經綜合評價,七月鮮干棗品質優于駿棗、壺瓶棗和金昌一號,市場售價高,七月鮮干棗售價比駿棗高25%左右。
該品種極早熟, 陜西關中5月下旬進入盛花期,8月中旬成熟,果實發育期85天左右,比山西梨棗早上市30天左右(梨棗一般9月中下旬成熟),較寧陽六月鮮早上市二周左右,在國家棗資源圃(山西省太谷縣北梁村)所收集的450個品種中,成熟期為第二名。開花早,易結果,好管理,豐產穩產性強。在相同管理條件下,比駿棗產量高25%,是灰棗產量3倍,是金昌一號的4.5倍;抗逆性強, 據在新疆阿克蘇地區對2-3年生幼樹連續3年觀察,當冬季最低溫度達-22℃時,七月鮮無凍害發生,駿棗樹體受凍率18%,死亡率為3.5%;當冬季最低溫度-24℃時,七月鮮樹體受凍率7.3%,死亡率為0.12%,駿棗樹體受凍率達44%,死亡率為27%;耐鹽性強 ,中國農科院鄭州果樹研究所曹尚銀等人對沾化冬棗、陜抗1 號、扁核酸和七月鮮的當年生扦插苗的耐鹽性進行了比較研究,測定結果表明,七月鮮耐鹽性最強(棗不同品種的耐鹽性.經濟林研究,2008,26﹙3﹚:29-33)。據不完全統計,該品種在全國棗區已推廣3萬畝,現已成為新疆南疆棗區的主栽棗樹苗優良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