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發布日期:[2025-11-4] 共閱:[1722]次 |
核桃為胡桃科,屬落葉喬木,抗逆性強,適宜我國大部分地區生長,是我國重要的經濟林樹種。目前我國的桃核樹栽培面積居世界首位,而出口量僅居世界第二,核桃良種的選育及優良苗木的繁育管理技術成為制約我國核桃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1、核桃一般浸種5天即達到吸水飽和,浸種開始后7-8d即有露白,播種后10d左右幼苗相繼出土,大約45d出苗完畢。不同類型核桃的種子質量不同,其萌發特性也存在差異。
2、核桃種子萌發過程中,初期主要消耗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貯藏蛋白主要在萌發后期發揮作用。胚根突破種皮前后,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迅速下降,隨著蛋白酶和脂肪酶的相繼動員,脂肪大量減少,脂肪酸含量上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也開始上升。在此過程中脂肪酶的活性變化與脂肪含量變化成負相關,與脂肪酸含量成正相關。
3、核桃苗苗高和地徑一年中出現兩次快速生長,苗高的第一次生長量較大。
4、核桃苗生長初期葉片中礦質元素含量比較:氮鉀鈣磷鎂。在全年含量變化中,氮、磷、鉀三種元素總體上呈下降趨勢,鈣、鎂含量呈上升趨勢,鎂含量在后期有所下降,不同元素變化存在差異。
5、核桃是C3植物,光合速率的日變化出現雙峰現象,峰值出現于上午11:00和下午3:00,且第一次高峰高于第二次,有明顯的“午休”現象。凈光合速率變化與氣孔導度、葉片溫度、蒸騰速率、光合有效輻射的變化呈正相關,而與胞間CO2濃度變化呈負相關。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