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桃苗-櫻桃樹苗-陜西櫻桃苗-陜西大櫻桃樹苗提供最新消息:
武清區木廠村新添三百畝櫻桃園,采摘銷售兩相宜,今年,武清區河西務鎮木廠村依托地處京津冀交界的地理優勢,積極進行農業結構調整,向旅游觀光業發展。前不久,村里進行了品種結構調整,新添了占地三百畝的櫻桃園,種植了一萬多株名貴品種的櫻桃樹苗、櫻桃苗,為農民增收拓寬新渠道。
5月26日,記者來到了木廠村,進村沒多遠,就看見地里有一片小樹苗,村主任宋學明告訴記者,剛才看見的那些樹苗就是前不久新栽的櫻桃苗,當初村里在選擇種植品種的時候,也是下了一番功夫的,不僅要四處考察,回來之后還要做老百姓的工作。
通過我們去好多城市去考察學習,考慮到咱農民的收入、結合本地區的形式,我們決定發展旅游觀光業;貋碇,我們合作社找到這些農戶,把考察的材料在一起,邊看邊學習,老百姓就逐步認可了。
通過耐心講解,村民們逐漸認識到要想增收致富,改變傳統的大田種植是必然趨勢,并有四十多農戶主動把自家的土地流轉到村里的合作社,統一種植統一管理。目前,第一批流轉的三百畝土地已經種上了一萬六千株的櫻桃苗。
宋學名邊走邊介紹,不一會就來到了村民何秀全的地邊,他正在給櫻桃苗澆水。俗話說“櫻桃好吃樹難栽”,櫻桃樹對土壤、濕度的要求十分嚴格,所以在這方面村里也為村民考慮的十分周全。何秀全說:
(何秀全)我們家有三畝地拿出種櫻桃。(記者)目前來看你家櫻桃長的怎么樣?(何秀全)長得挺好的,合作社有人給我們指導,該怎么管理,到時候告訴我們應該澆水了。今年是第一年,應該三年就能結果兒了,經濟效益應該比大田高。
對于今后櫻桃的銷售,木廠村有著長遠的規劃。村主任宋學明介紹說:
因為我們這地區在京津兩大城市之間,一方面可以招攬京津的游客到我們這來采摘,體驗農家生活,另一方面咱也組織合作社成員到城市里,和市場、超市直接對接。用三年的時間就可以讓老百姓直接受益,每畝地收入應該增加一萬到兩萬塊錢,這樣還可以帶動其他的農戶逐步走上旅游觀光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