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果樹設施栽培研究與生產尚處在起步階段。充分利用自然氣候和地理優勢,開展果樹設施栽培技術研究,將推動果樹生產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促進設施農業的發展,大大提高勞動生產率,增加農民收入,活躍果品市場,提高經濟效益,還可將產品打入東南亞及香港地區。
果樹設施栽培的歷史與現狀,以及果樹設施栽培的模式、生理機理、栽培技術等,以期為果樹設施栽培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一定的參考。
果樹設施栽培,是指利用溫室、塑料大棚或其他設施,改變或控制果樹生長發育的環境條件(包括光照、溫度、濕度、CO2、O2、土壤等),對果樹生產進行調控以達到某種生產目標的果樹栽培方式。設施栽培也是在投資能力增強、經濟效益顯著提高、設施栽培技術比較成熟的條件下以及社區發展提供有利保障。
在“送教下鄉”的過程中發現,果農在果樹生產中因為認識不足,缺乏足夠的專業知識,而且受傳統農業意識的影響誤解了一些書上的理論知識,對果樹的管理存在一定不足。如:土壤管理,偏重氮肥,施用時間不合理有些果農錯誤地認為施肥就是多施氮肥,春季施用氮肥有助于果樹的開花結果。